宜君: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彩

时间:2020-09-10 作者: 张梦焕 王娟来源: 光明网

      初秋,行走在渭北小城宜君,凉风习习,山城公路两侧的农民画、剪纸等非遗作品逸趣横生,街道上不时有路人驻足,细细品赏。

      “同学们,第一节课我们先学习团花剪纸的对折剪法,先拿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一个三角形……”在宜君县文化馆,文化剪纸代表性传承人王秀清正在给孩子们讲解剪纸技巧,她手里的剪刀上下翻飞,不一会便剪出一个活灵活现的模型。

      在农民画公益培训班的课堂上,宜君农民画代表性传承人孟润凤则分步骤对学员们讲解农民画的基本构图、勾线、填色等技法,20名喜爱农民画的学员们拿着画笔正在聚精会神地勾勒线条,“这片柳叶应该画的再飘扬一些,人物的眼神应该是看向左边,画面整体可以再丰富一点……”对于每一位学员,孟润凤都手把手的指导。

      这些,都只是宜君县非遗文化传承中的一个缩影。

      宜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造就了宜君特有的民间艺术风格,奇特而又抽象的宜君剪纸,是宜君民间艺术的代表符号,也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1988年,宜君县成为首批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绘画画乡”的西北小城,2014年,宜君县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的宜君县俨然成为一个到处都充满文化气息,因文化而乐的幸福小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生命的记忆和活态文化的基因,是千百年来社会生活的产物,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保证非遗传承的延续与品质,让非遗文化重焕生机已经成为当下快节奏生活的全新挑战。

      对此,宜君县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经过项目的精心包装和推荐,截止目前,宜君县已经成功申报了宜君民间剪纸、鬼谷子的传说2个省级项目。石堡走马、西村长鼓、打连钱、云梯、老鹳、老秧歌、宜君民间剪纸、彭祖的传说8个市级项目,进一步规范地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待非遗文化,不能仅止步于保护阶段。束之高阁的文化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让非遗文化在创新中融入当代人的生活中,在不断发展中获得崭新内涵,才能让非遗文化‘活下去’并‘火起来’,从而更好地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在宜君县文化馆馆长王艳的心里,宜君非遗文化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需要用心对待。近年来,宜君县文化馆还创新性的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军营、进基层“五进活动”,举办公益剪纸培训百余次,组织参加全国各类剪纸大赛60次,参加文博会、旅博会、丝博会、书博会等各类大型展示活动40余次,开展公益性面花,剪纸,农民画培训班50余期,培训辅导群众9700余人。“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剪纸与农民画的创作队伍中来,让群众享受到免费公共文化服务,我们坚持免费办班的原则,全面负责学员在办班期间的所有费用,并向学员们免费提供剪刀、剪纸、宣纸、颜料、笔墨等用具。”宜君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宜君县文化馆还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全国剪纸,农民画大赛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40余次。其中,宜君县非遗传承人田亚莉便是其中代表之一,她的剪纸作品先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联合国世界妇女组织等收藏,她曾多次为国内外游客现场进行剪纸表演,也曾代表我国应邀出国进行传统文化交流,使宜君剪纸走出中国、走向市场。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