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肉上雕花”技艺,你体验过吗?

时间:2021-08-18 作者: 翩翩来源: 中国手艺网

刀下飞花落茧层, 精雕细琢种深情。

躬身一刻除忧疾, 健步春风万里程。

1.png

古代修脚刀雏形(上)与方扁铲的最初形态(下)

      修脚术,古已有之,无论是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对“病足”二字的文字记载,还是周代智公禅师施以“方扁铲”为周文王治疗趾甲病的相关传说,亦或是明陶华在《伤寒六书》中对“修脚人”一词的描述里,均能窥见一二,其在我国的历史不可谓不悠久。

修脚行当的兴起与发展

      古时女子大多缠脚,城市商贾及秀才都以布裹脚,而农工劳作长年赤足,致使很多人患有脚疾。虽说不算大病,但也给人们的劳作和生活造成极大的困惑和痛苦。

      旧社会的民俗风气为修脚术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修脚行当顺时而生。修脚匠们或是在路边街头行艺,按图指画讲说以招揽生意,或是走街串巷,敲打竹板,兜揽顾主……

      他们运用锋利的修脚刀,施行修、削、剜、劈等技巧,对症下刀,大多能为患者解除一段时间内的行动不便和疼痛。

2.png

清朝修脚照片

      明清时期,修脚业最为盛行,皇宫内也有专业的修脚师。清代乾隆皇帝更是把修脚赞美得如仙乐般美妙,御笔题诗:

脚医运宝刀,如琢又如雕。

隐痛顿消失,足轻上九霄。

      至清末民初,修脚业出现了分别以北京、济南、扬州为中心的三大派系——河北、山东、江苏派,根据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各派系的修脚技艺也风格迥异、各有千秋。

以修脚闻名遐迩的“清华池” 

3.png

      这其中北京修脚业以清华池最负盛名。清华池始建于1905年,前身是个小澡堂,名叫“小仓浪澡堂”,后经多次整修扩建,又引入了众多修脚名师。清华池虽以经营澡堂为生,但真正让它像同仁堂、全聚德那样成一字号的,靠的还是“一招鲜”的修脚绝活。

      “与以修整为特点的扬州修脚不同,北京修脚手法灵巧技艺细腻,擅长修治各种脚病。”清华池传统修脚术代表性传承人、党支部书记任新春说。

4.png

修脚用具

      清华池修脚擅治趾甲、脚垫、脚气类及多种特殊型、非常见类脚部疾病。常用的刀具有片刀、抢刀、轻刀、条刀和刮刀等,15把刀具形态各异,各有所长,而8种独特刀术更是修脚技术的精髓,抢、断、劈为的是足部修整,片、起、撕、挖、分则用于去除病处。

      操作时讲究持刀稳、分辨准、下手轻,修脚刀与技师手法的完美配合,避免了西医治疗时的“大动干戈”。“多种脚部疾病通过修脚就可以医治根除,并且治疗时间短,痛苦小,方便快捷。”任新春表示。

      2014年,清华池传统修脚术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5.png

清华池传统修脚术代表性传承人、党支部书记任新春

      任新春1987年开始进入清华池工作,至今已有34年。从一名普通的修脚工,到成长为专业技术过硬、备受业内认可的“首席专家”,再到获评“北京老字号工匠”的荣誉称号,他直言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勤学苦练,方能学有所成。

      学修脚,首先要从削竹牌练起,这是为削脚上的硬趾甲、厚脚垫打基础;同时还要练习基本手法,修炼“指腕功”,做到手指有力、腕子灵活;再有就是要学会片刀、抢刀、轻刀等多种工具的使用,不断练习,一直到用起来得心应手。如此这般,绝非一年半载可以完全掌握。任新春表示,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基本功才敢正式上岗,才能下刀恰到好处。

修脚带来的健康体验 

      修脚师不仅具有一般工匠的技艺,还要掌握外科手术医生的医术,能铲老皮、修趾甲,还能治脚病,如鸡眼、灰指甲、脚气、甲沟炎等。

      尽管在现代,交通工具先进发达,步行的劳苦相对减少,但这并不能完全杜绝脚疾的发生。“鞋子不合脚,双脚经长时间的挤、压、磨、硌,或是趾甲剪不好等,都会引起脚的物理性病变,如脚垫、甲沟炎的产生。身体内在的湿热失调、免疫力低等因素还会引发脚气。”

      清华池将传统的修治手法与西医的消毒、止血、包扎等现代医疗技术相结合,对治疗各种脚病具有显著疗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医外科治疗脚病的单一手段。”任新春说,像甲沟炎的治疗,西医外科采用的是拔甲技术,痛苦大不说,愈合周期还长,而清华池技师则运用劈、挑术,去除嵌在甲沟里的趾甲,不仅见效快、痛苦小,恢复的也快。

      “操作过程按严格的卫生消毒标准,对患者泡脚使用的一次性塑料袋实行一客一换,修治刀具实行一客一消毒,让患者用着放心,治着安心。”

6.png

特色足疗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顺应时代发展,清华池修脚术的经营范围在传统意义上的修脚外,还增加了美甲美足、经络足疗等服务项目,并逐渐发展为城市居民享受的一种慢生活方式。“每天光顾这里的顾客络绎不绝。”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毕竟有了一双好脚,走起路来才能脚底生风、疾步如飞。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