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针走线 “绣娘”邓桂华的非遗人生

时间:2021-07-14 来源: 南充日报

邓桂华正在针绣

      南充有着“中国绸都”的美誉,南充的刺绣技艺自然也是相当高超。7月6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阆中刺绣以其独特的技法和针法被收录到了南充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阆中刺绣起源明朝以前

      当天上午,记者在阆中古城南街的一家刺绣店铺内看到,各式各样的刺绣琳琅满目,墙上、柜台上、梁柱上满是刺绣。最大的刺绣长、宽均接近2米,可以放在客厅当屏风;小一点的刺绣尺寸也和图画一般,能够挂在墙上装饰房屋;当然还有很多小巧的刺绣,如扇子、香包、手绢等,能够拿在手中把玩。这些大大小小刺绣上的图案也均不相同,既有磅礴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林间的飞禽走兽,还有美轮美奂的花草树木等等。

      “阆中是久负盛名的丝绸产地,自古就有刺绣这门工艺,刺绣又称针绣,古代称为‘针黹’。据《尚书》记载,4000年前的章服制度,就有‘衣画而裳绣’的规定。根据本地文物推测,阆中刺绣起源时间在明朝以前。同时,在阆中的丝织品中,还有着上品‘非刺绣莫属’的说法;明朝学者郭子章赞曰:‘阆苑刺绣,素负盛名’,‘胜苏杭品质之忧,享天宝物华之誉’。”阆中刺绣第三代传承人邓桂华告诉记者,近代,在阆中千佛、老观、二龙、保宁等乡镇,有在衣物上刺绣的传统,主要作品有绣花手怕、绣花袖口、绣花荷包、绣花鞋,图案有几何形、花鸟形、云纹,颜色以红、黄、青、绿为主,民间专做刺绣工作的女性,称之为“绣娘”。

      据了解,刺绣在民间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阆中市老观镇,每年正月初二,待嫁少女就会相约赶集,带上自己绣制的荷包、手绢,穿上绣花鞋,相互交换、买卖绣艺品,交流评比绣艺,并趁机寻找意中人。“即使是一幅简单的刺绣也是绣女用手一针一线缝制而成,那些普通的丝线在绣女的指尖变化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每一幅刺绣都灌注了绣女的心血。”邓桂华告诉记者,就拿她店内的一幅刺绣作品《北上抗日》来说吧,刺绣面积是大概0.5平方米,却需要4个绣女每天24小时连续不断的绣上20天才能完成。

      家族传承从小结缘刺绣

      据邓桂华介绍,说起自己和刺绣的结缘,还要追溯到她的奶奶———阆中刺绣第一代传承人任珍林。任珍林出生于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期为了生计就在当地的有钱人家中缝制衣服。“奶奶当时要干的活很多,既要下地耕田,也要喂养牲畜,还要制作衣衫。当时有钱人家的穿衣风格很是讲究,衣服必须是使用高品质的丝绸制作而成,同时在衣服上还要有刺绣。”邓桂华告诉记者,男装的刺绣一般小巧而大气,在衣服的领口、袖口等位置,女装的刺绣则以盛开的花朵为主,一般在胸口或是裙摆上;同时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服装上的刺绣也不相同。

      “就这样,奶奶练出一手精妙的刺绣手艺,还把这项手艺传给了我的妈妈,妈妈也是用这项手艺为街坊邻居缝制衣服,挣钱补贴家用。”邓桂华告诉记者,从小她就看着奶奶和妈妈穿针引线,刺绣这门工艺在她小小的心里面播下了一个种子;等到12岁的时候,她终于第一次拿起了针线,在一个钱包上绣出了一朵小花。

      谈起刺绣,邓桂华回忆起了曾经的阆中绣品厂在上世纪80年代时的辉煌。“长大后,由于我有一手巧妙的刺绣手艺,就进入到了当时的阆中绣品厂成为了一名绣女。”邓桂华告诉记者,那个时候,阆中绣品厂对绣女的要求极其严格,要求绣女们的刺绣针法必须严谨,并以光亮柔滑的丝绸为原料,集全国四大名绣的“穿”“挑”“牵”“刺”“抽”“连”“引”“窜”“拉”“勾”等数十种针法,让刺绣制成品丝缕清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颜色久经不褪,如此工艺精湛,令人拍手叫绝。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阆中绣品厂的生意相当红火,产品以出口为主,远销欧美等国家,阆中绣品厂的辉煌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初。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