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名师带徒”出成果

时间:2022-09-06 来源: 中国文化报

 

       ▲ 名师代表为“学徒”颁发毕业证书   王 昊  摄

       本报实习记者  王添艺

       为推动淮安文化高质量发展,2019年,江苏省淮安市结合地方实际,推出了文化“名师带徒”行动,在全国范围内聘选大家名师,遴选本地中青年文艺人才,涵盖文学、戏剧、美术、音乐、新闻、非遗等领域,结成18对师徒进行培养。如今3年过去,首批文艺学徒出师毕业,在这3年中他们收获了哪些成长?对基层文艺事业从高原向高峰发展有哪些参考价值?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

       冲云破雾,突破技术瓶颈

       淮安“名师带徒”行动打破了地域的局限,让本地中青年文艺人才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长时间、近距离地与名家互动学习,开拓视野,更深入地理解自身所学的文艺专长。“就像是家长给孩子请家教,是很高瞻远瞩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知名雕塑家,也是本次“名师带徒”行动聘请的导师吴为山,对“名师带徒”模式予以高度肯定。

       18对师徒中的徒弟并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文艺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是淮安当地文艺事业的中坚力量。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孙琳就是其中之一。孙琳出生于1982年,成果丰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术作品展、全军美术作品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大展、中国中青年雕塑家作品展等国家级展览。孙琳主攻雕塑,尤以军事题材见长,擅用生动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反映军人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在与师父吴为山“结对”之前,孙琳的作品《佤山兄弟》就以娴熟的雕塑技法和新颖的表现形式获得业内关注与好评。

       在导师吴为山3年的培养下,孙琳犹如冲云破雾,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不断精进。“吴老师的作品能用一个定格画面展现生动故事,这和老师‘归纳形、营造势’的创作手法分不开。老师会在创作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了解人物背景、挖掘人物性格特征,与造像人物产生深层次共鸣,并把这种细腻的观察和强烈的情感融进造型设计中。这让我非常受启发,突破了之前认知的局限,在老师的引导下,试图找寻作品更深邃的内在世界,来让自己的作品更有律动、更有温度。”孙琳说。

       薪火相传,赓续精神品格

       “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弘,志远则旨永。”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承担着以更高质量作品成风化人的光荣使命,必须重视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的艺术人生。3年教学相长、言传身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徒弟们的创作能力,也让他们对老一辈文艺家的品格有了更深的体会。

       “师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学艺先学做人,有德才有艺’,艺人若无德,成就再高也没用。”京剧演员朱俊好是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的徒弟。宋长荣儿时家境非常贫寒,小小年纪就要帮衬着家里务农、卖副食谋生,每天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但生活的困难没有磨灭宋长荣的意志,相反磨炼了他不屈的品格,也让他在日后有机会学习戏曲时无比珍惜。他从没有因为训练的苦累发过一句牢骚,反而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汲取百家之长。这种严谨好学的习惯一直贯穿宋长荣几十年的演艺生涯。朱俊好说:“我师父很敬业,他对艺术是热爱的。”

       也许是受儿时“苦日子”经历的影响,宋长荣对青年人格外关怀。“师父对我像父亲一样和蔼可亲,关心疼爱。”谈起师父,朱俊好脑中总是反复涌现师父为自己细致解说、示范的身影。“今年师父都快90岁了,只要我有问题,师父都耐心教,毫无保留地教,一点一点地帮我抠细节,无论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中,师父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朱俊好说,他也在带徒弟,还通过自媒体平台进行京剧文化推广,努力把师父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传递下去。

       勇攀高峰,创作文艺精品

       7月25日下午,“相析共赏 薪火传文”——淮安市文化“名师带徒”文学、剧本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编剧刘云,作家苏宁、王往、张小鹿带着他们的作品“进京赶考”,《人民文学》副主编、作家徐则臣,《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中国作家》副主编付秀莹,《中国戏剧年鉴》主编、戏剧评论家李小青等业内专家对几人3年学习成果进行了深入探讨,也为他们未来的文艺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云的导师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罗怀臻。3年学习中,刘云创作了京剧剧本《周信芳》。“周信芳是京剧‘麟派’风格的创始人,他深邃而丰沛的艺术成就以及社会背景风云变幻下的人生,如何表现、怎样来写是非常难的,但刘云却用匠心独具的设置,让剧情跌宕起伏,穿越历史见证人物命运。”李小青这样评价。

       生活中的王往热爱写诗,与他结对的导师同样是诗人,是江苏省作协原副主席赵恺。师徒俩诗兴的碰撞,也让王往的小说集《柿子在枝头叫喊》充满了诗意。其中有一篇《夕阳山外山》让顾建平觉得是“很有汪曾祺风格的作品”,不仅有其形,甚至达到了“神似”的状态,这在顾建平看来是很难得的,“因为一般人不具备他那样大量的活知识和精准的笔力,但是王往做到了”。

       “苏宁是女性,但她的作品却具有‘名士气’。”徐则臣说,“她把淮安这座城市的特质一点点灌注到生命中,再糅入作品里。”苏宁的导师,江苏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范小青也表示,苏宁的这部小说集《星河》“是对人的精神深处进行剖析和探索,搭建出新的更大意义的空间”。

       张小鹿的《黄花塘》是一部红色题材儿童文学作品,既是对新四军精神的致敬,也是对新时代农村建设的礼赞,更是作者的精神原乡。

       “名师带高徒,高峰领高原”,几部作品是淮安“名师带徒”成果的缩影。通过文艺大家引领,学徒们飞速成长,将用更高质量的时代精品,把淮安文艺创作推向新境界。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