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剪边唱,一个陕北婆姨的二十年

时间:2022-01-04 作者: 手艺君来源: 中国手艺网

        编者按:

        为展现各城市的非遗魅力,以艺兴城,以城弘艺,日前,中国手艺网开启了“文旅中国·百城百艺”专题推介征集活动。

     本文作者从2018年开始,踏上了一条寻找民间艺术之旅。行程跨越河南、山西、陕西的许多县城和村庄,涉及剪纸、刺绣、泥塑、面塑、皮影等多个非遗项目。作者在寻访手艺人,记录民艺之美的同时,也重温了中国人特有的乡土记忆,完成了一次自我追溯。

 

        2001年9月,延川县乾坤湾镇迎来秋收时节,碾畔村婆姨贺彩莲正在村旧址处的大碾盘上碾着小米。身后的大院里,一个北京来的画家面对着一排土窑洞正在写生。

        这个画家就是我们先前提到的已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和他同行的还有县文化馆美术干部冯山云。

1111.jpg

靳之林在乾坤湾

       那时他们刚来乾坤湾不久,除了四处写生,也着手调研当地民间美术情况。十几年前,他们就曾在延川县发现了一代剪纸大师高凤莲,并指引她走上了艺术的殿堂。

2222.jpg

高凤莲剪纸作品《黄河人家》

       在跟村民攀谈时,冯山云不经意提到了高凤莲。这个名字贺彩莲曾听父亲多次提起过,她和自家奶奶高凤英还是堂姊妹呢。

       奶奶的手也可巧了,剪纸绣花都好,那时节,人们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奶奶会用布头剪贴成各式图案代替补丁。给娃娃做的肚兜鞋帽,也会剪贴缝缀上用以辟邪保平安的老虎头或狮子头,生孩子时奶奶给做的一副贯钱枕头顶子,贺彩莲至今还留着。

       妈妈刘玉兰也是个巧人儿,爱唱陕北民歌,唱什么就剪什么,村里人家娶亲的喜花,过年的窗花、灯笼花,都找她剪。她还留下了一句日后被贺彩莲奉为创作圣经的“剪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民歌”。

3333.jpg

贺彩莲和母亲刘玉兰

       在她们的熏陶下,贺彩莲七八岁时就拿起了剪刀和针线,19岁嫁到碾畔村时,已经是能剪会绣,爱说爱唱,公认的巧媳妇了。剪纸绣花对她而言是日用技能,也是一项拿得出手的爱好。

       听到有人夸高凤莲剪纸好,开朗外向,对自己的手艺颇为自信的贺彩莲自告奋勇地对冯山云说:“我也会剪。”然后接过剪刀和报纸,就剪了一只蝴蝶。靳之林问她还会剪啥,她说自己什么都会剪,“做什么就剪什么,唱什么歌就剪什么。”

       这个大胆直爽的婆姨给靳之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考察结束后,他们在邻村小程村办起了剪纸培训班,贺彩莲也来了,这一次她剪了一套纺线的和一套弹棉花的作品。

555.jpg666.jpg

纺线其三

777.jpg

弹棉花其一

       小程艺术村活动室成立时,靳之林打算给村里的剪纸艺人办个展。他让冯山云写了一个主题给贺彩莲剪,他写的是迎亲系列。根据生活经验,贺彩莲剪出了抬花轿、吹鼓手、送人婆子、拜天地、新娘子进洞房等十二个婚俗场景。

8888.jpg

迎亲系列

       几次创作下来,他们看到了贺彩莲在剪纸上的悟性和艺术潜质,给了她很多的指导和鼓励。

       从他们那里,贺彩莲才知道剪纸不只是特定时期实用的窗花、喜花和刺绣底样,还可以是“无用’的艺术,可以卖钱,带来名气,原本就爱好剪纸的她自此再没放下过剪刀。

       第一次对风格有意识,是2003年,贺彩莲以妈妈教给她的民歌《害娃娃》为题材,剪了女子怀胎十月的过程,前面九个月女子的脸都是阴刻,到了第十个月生产时,则采用了阳刻。靳之林问她为什么独独把这张脸部挖空,她说因为人生人怕死人,生孩子就像闯鬼门关,非生得脸色苍白方能把孩子生下来。她并不晓得什么是阴剪阳剪,只是根据生活经验和亲身体会想象着剪,但是靳之林说她变风格了。

999.jpg

10.jpg
11.jpg
《害娃娃》其三,依次为怀胎七月、九月、十月

       探索自己的风格成了贺彩莲后期创作的重心,自从走上艺术创作的道路,她的作品就不断地在省市级平台乃至国际活动中展出、获奖,被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收藏。在一次次的创作中,她好像渐渐摸索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她剪听来的看到的,剪山里人的苦与乐,也剪现代生活中的新变化。但民歌和生活,仍旧是她剪纸的中心主题。

12.jpg

《妹子开门来》

13.jpg

《龙的传人》

14.jpg

《新女婿倒骑毛驴》

15.jpg

《一帆风顺》

16.jpg

《织布》

17.jpg

《莲生贵子》

18.jpg

《打篮球》

19.jpg

《抗击疫情 武汉加油》

       她总是边唱边剪,大剪刀在红纸上自由游走,剪下的线条,也像她哼唱的陕北民歌一样,粗犷有力,流畅洒脱,但又不乏细腻柔美,大块的实和大块的虚中,各种精巧的动物、花卉装饰其间,重叠交叉处的阴阳处理也设计得非常巧妙。

       她剪的人物各个神气十足,个性张扬,灵活扭动的肢体显出强烈的动感,浓密的睫毛和小豆眼更添了许多灵气。

20.jpg

《婚俗上头》

21.jpg

《伏羲女娲高山滚磨》

22.jpg

《抓髻娃娃》

       我们见到她是2018年11月,在延川县东关小学的门卫室,她和老公在那里做照门房,闲时剪纸、绣花,做布堆画补贴家用。

23.jpg

24.jpg
25.jpg
布堆画《抓髻娃娃》

26.jpg

布堆画《怀念建党一百年》

27.jpg

布堆画《春耕播种》

       这是一种依托民间剪纸造型,民间刺绣色彩,用布头拼贴缝缀做成各式图案的工艺,其前身就是贺彩莲跟奶奶学的那种虎头狮子头补丁。她的布堆画和她的剪纸,造型上如出一辙,也在不少省市级比赛中获过奖。

       在这间学校,贺彩莲还有一个身份,她是社团课的剪纸老师,教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学生剪纸。

       她带我们去了那间教室,墙上展示着她的个人简历、代表作品以及学生们的剪纸作业。她一一介绍着,脸上写着满足。

       这里是她小小的舞台。在这里,她不再只是照门房家的婆姨,而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老师,一个因手艺而发光的民间艺术家。

       能把爱好当成工作养活家庭,成就自己,每天都做着喜欢且擅长的事,贺彩莲的快乐,我们都懂。

28.jpg

       今天,已过天命之年的贺彩莲依旧活泼开朗,爱说爱笑。

       在她的快手账号里,她总是一边唱歌,一边剪纸,真真把日子活成了许多年前妈妈说的那样。

      “剪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民歌。”

       她也常常想起20年前的那次相遇,常常怀念着那个把她指引到这条路上的恩师靳之林。

29.jpg

       2017年,靳之林在东关小学少年宫剪纸课堂上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