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船——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智慧

时间:2020-12-23 作者: 陈耕来源: 光明网

      中华文明是中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海洋文明三者融合而成。海洋文明赋予了中华文明更加务本的品格、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恢宏的气度。闽南文化所创造的海洋文明是中华海洋文明的典型代表之一。

      早在宋元时期,闽南泉州刺桐港就成为世界海洋贸易中心,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达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非洲,开创了中国海洋文明彪炳于世的辉煌时代。闽南人们创造的“克拉克瓷”、漳绸漳缎、天鹅绒、茶、糖惊艳了世界。清代闽南的海洋贸易中心从月港转移到厦门港,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始终心向大海。

      送王船正是闽南人在走向大海的历程中创造的民间仪式。海洋带给闽南人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但台风、海难等天灾人祸。闽南俗语“十去六死三留一回头”,”行船三分命”正是闽南人走向海洋的历史写照。为了鼓舞自己和子孙后代走向海洋的勇气和信心,为了慰籍死难家属的心灵与精神,闽南沿海民间于15至16世纪(明代早期)创造了纪念不幸葬身海洋者的大型民俗活动——送王船,并随闽南人“过台湾”、“下南洋”的海上贸易与迁徙,于17至20世纪传播至台湾地区和东南亚。

      送王船由相关社区的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一般每三到四年举办一次,包括迎王、造王船、竖灯篙、普度、送王船等仪式,反映人们珍爱生命的心理,企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愿望,闪耀着鼓舞人永远走向海洋的智慧。

      闽南送王船俗称“做好事”。他们想象上苍没有忘记走向大海的子民,派遣“代天巡狩”的王爷乘着王船来保护出海人和沿岸百姓的平安。王爷个个英武帅气,都是为人民建功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如翔安后村送的是民族英雄岳飞,思明沙坡尾龙珠殿送的是为民牺牲的池王爷;也有的是36进士那样的清官文士。

      海上惊涛骇浪会损坏王船,所以每3~4年定期要给王爷造新船,定期到海边迎接王爷巡按村落,换乘新船再出海。

      那些走向大海的遇难者,闽南人称为“好兄弟”。他们漂泊海上,于是在迎王的同时还要“竖灯篙”召唤海上好兄弟,请他们登上王船,参加王爷“代天巡狩”的队伍去海上保护人民,建功立业。这就是闽南人的“做好事”。

      送王船“做好事”的理念是对弱势群体的悲悯、关怀和善行。同时也使心向大海的闽南人坚信自己即使在海上遇难,依然有人关心自己,鼓舞他们走向大海的勇气和信心。这种民俗活动呈现的理念支撑了送王船代代传承,支撑了闽南人与海洋千年不辍持续联系的历史。这种智慧,对于我们今天走向海洋,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意义非凡。送王船于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为该项目的的保护单位。

      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是闽南人下南洋最早定居的地方。马六甲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庙宇青云亭是由漳州人郑芳扬和厦门人李为经开创。从17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青云亭一直主持马六甲的送王船活动。2012年马六甲的勇全殿在青云亭的支持下,举行了送王船活动,并吸引了印裔马来人等不同族群的参与。2013年,“王舡大游行”(即送王船)被马来西亚政府公布为国家遗产。

      2015年4月在厦门海沧举办的“世界闽南文化论坛”上,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会长颜泳和与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商定当年七月在马六甲联合举办首届“马六甲海丝论坛”。在七月的论坛上,两会又结为友好协会。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厦门市和马六甲州的相关民间社团、宫庙开展了热络的交流交往。

      经过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送王船成为我国与海丝沿线国家联合申遗的项目,成为一座海丝“民心相通”的文化平台。中马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必将大大增加送王船在世界的可见度。送王船将可能成为马六甲和厦门城市文化旅游的烫金名片,成为两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宝贵资源。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