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武汉江欣苑文化现象②丨一项非遗变身54项绝技?传统文化玩出新名堂

时间:2023-11-29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曾雅青 朱惠

中华文脉,生生不息。

高龙博物馆、高龙艺术团、高龙非遗传承人、高龙扎制工作室……在江欣苑社区,高龙的印迹随处可见。

绵延1400余年、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高龙文化被视作珍贵宝藏,被传承、被“唤醒”,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汉阳高龙受邀赴台湾地区进行文化交流。(资料照片,由江欣苑社区提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高龙文化到民俗文化,从一项非遗到54项绝技,从社区变景区,江欣苑社区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的“唤醒”和焕新之路。“唤醒”

社区建起高龙博物馆

“玩高龙的时候,人山人海,可热闹啦!”说起高龙,几乎每个江欣苑人都能侃侃而谈。

高龙起源于唐代,从祭龙王的仪式演变而来。这里的农人每年正月十一开始祭龙王,点睛烧香拜果,到正月十五火烧龙,叫“龙升天”。高龙的身子由12节组成,预示着一年的12个月,如果遇到闰月则是13节。祭祀时,人们高举龙头拜天地荫泽,谢祖宗庇护,求世间太平,盼人寿延年,佑儿孙满堂。这片土地上,世世代代都有舞高龙的民间习俗,并形成了整套仪式。

“过去,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高龙队。”高龙博物馆馆长陈满祥说,舞动高龙时,龙首昂立,呈“之”字造型,龙角粗壮、龙眼浑圆、龙鳞闪烁、龙须飘逸,用一根竹竿做龙骨,托举起来最高可达五六米。

文化传承需要鲜活的载体。如何将抽象的高龙文化提炼成具象的文化实体?建立高龙博物馆,是江欣苑保护和传承高龙文化的创举之一。

“高龙博物馆的建立,完成了历代高龙传承人的心愿。”陈满祥介绍,2007年,搬迁还建之初,社区就建起了高龙博物馆。2012年,又在社区新建一栋仿古建筑,展陈面积有近千平方米。

漫步展厅,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将高龙的起源传说、历史沿革、传承创新等历史脉络娓娓道来。

武汉江欣苑社区居民在雨中舞动汉阳龙。(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通讯员 谢敏 摄)

成立高龙表演艺术团,是传播高龙文化的又一举措。

“人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主体,弘扬高龙文化要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其中。”在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的组织下,社区成立高龙表演艺术团,热爱舞龙的居民加入进来,扎制、配乐、打鼓、表演各司其职,艺术团名气越来越大,表演邀请纷至沓来。

一鼓作气,江欣苑社区开始琢磨将高龙这项艺术好好保护起来。2008年,汉阳高龙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居民刘卫祥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刘卫祥十几岁就开始学习玩高龙。舞龙30余年,他创新排练出“口衔齿托”的绝技,将碗口粗的竹竿用牙齿顶起来,同时还要跪地搓步向前完成舞龙的游走动作,每每亮相令人惊叹。

除了高龙表演,高龙扎制也注入了更多现代元素。60岁的陈满祥从事高龙扎制40年,他介绍,过去高龙龙衣原材料多用白纸,里面放置点燃的蜡烛。现在,白纸先后换作纱布、棉布,蜡烛换成彩灯,高龙表演更具观赏性。焕新

国家级非遗传承园首次落户社区

汉绣、剪纸、木雕船模、楚式漆器、黄梅挑花……走进江欣苑社区,一排店面映入眼帘,乍一看,谁能想到这是在一个社区里?

“这是全国首家建在社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54个非遗项目齐聚一园。”胡明荣告诉记者,“国字号”非遗传承园落户江欣苑,这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保护传承高龙文化,守住了江欣苑人的根和魂。然而,更多时候,高龙还“藏”在博物馆,“热”在春节里。胡明荣琢磨着,如何让高龙“活”起来,让高龙文化更有生命力?

台湾苗栗县村里长在江欣苑社区体验黄梅挑花。当天,台湾苗栗县村里长到武汉江欣苑社区进行交流体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得知国家正在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江欣苑要是能有这样一个基地,高龙的舞台就更大了。”胡明荣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块牌子拿回来。

与此同时,她听说不少非遗面临技艺失传的困境。一个大胆的设想,在胡明荣脑海中逐渐清晰:江欣苑社区在非遗保护方面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资金优势,建设一个非遗传承园,把这些非遗项目请到传承园,保护起来、发扬光大,和高龙抱团发展。同时,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非遗展示中心以及非遗旅游项目,实现非遗文化产业品牌化发展。

对此,有人不理解:“一个社区‘玩’非遗,能玩出什么名堂?”有人也觉得不可能:“国家级传承园建在社区,全国没有先例。”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流淌在江欣苑人血脉里奋发向上、不畏困难的“高龙精神”被激发出来。那段时间,胡明荣和社区干部四处奔走、马不停蹄,北京、省里、市里、村里,一边申报传承园,一边拜访传承人、一边建非遗传承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江欣苑社区居民自筹资金,建成全国首个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

2012年8月的开园仪式上,江欣苑万人空巷,人们争睹传承园的风采。一条街上,有汉绣、刘泥巴、江汉平原的皮影戏、黄梅挑花……走入传承园,犹如来到一个精彩荟萃的非遗大世界。2014年,传承园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江欣苑这株梧桐树,引来无数栖枝的凤凰。活化

成为展示非遗文化的一扇窗

文化是一颗种子,在江欣苑社区生根发芽,向上生长。

在传承园,非遗项目不仅享受门面费全免,更重要的是有了展示、交流的平台。

在刘泥巴剪纸工作室,一幅正龙图《献寿》栩栩如生,那是非遗传承人刘泥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作的。这幅作品耗时一年多才完成,运用了剪、刻、撕、烧等6项不同技艺。

“搬来园区后,父亲经常和隔壁的汉绣大师任本荣交流,他萌生了将汉绣工艺融入剪纸的想法。”“刘泥巴剪纸”第五代传承人、刘泥巴的女儿刘旻介绍,汉绣色彩丰富且立体感十足,能很好地弥补剪纸颜色单一、过于平面化等不足。果不其然,《献寿》完成后,效果亮眼。

在这里,非遗传承人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艺术灵感迸发,非遗工艺有了更多创新。

台湾苗栗县村里长在江欣苑社区体验用织布机织布。当天,台湾苗栗县村里长到武汉江欣苑社区进行交流体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朋 摄)

传承园建在社区,居民啥反应?“一开始,大伙都是看稀奇、看热闹。”73岁的罗大清是第一批入住江欣苑的居民,对此印象深刻,“慢慢就有感兴趣的居民开始了解、学习。”

随着江欣苑的名气越来越大,不仅仅是居民,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调研做课题的师生、观看各类艺术表演的观众,都浸润在这浓浓的非遗风中。

居民郑秀华放下锄头,拿起绣花针,如今已成为汉绣高手。她告诉记者,她免费收徒弟,大家完成一两幅作品,制成小摆件、小挂饰送给朋友、家人,这也是一种很好的传承。

近年来,不少外宾也走进江欣苑社区,了解这里蕴含的文化力量。“越走近武汉文化,就越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底蕴,比如汉绣,非常美丽、精致,也非常‘中国’。”参观现场,来自巴西的哥珂娜说。

江欣苑社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汉阳高龙受邀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资料照片,由江欣苑社区提供)

有请进来,更有走出去。

2010年、2014年,高龙艺术团两次受邀赴台湾演出。观看表演的台湾同胞点赞说:“高龙的表演令人叹服,龙的文化来自中国,我们都是龙的子弟!”

这些年,高龙艺术团还代表国家出访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将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带出国门,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载体。

日复一日,江欣苑逐渐成为文化展示的一扇窗口。

对内,它渗透进人心,用温润温暖的力量托起居民的幸福生活;对外,它展现出魅力,用独特亮丽的风光讲出传统文化的动人故事。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