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赣丽: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被建构的生活价值

时间:2021-12-14 来源: 北师大民俗学

    2021年12月9日下午,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民俗学专业主办的“民俗学与当代社会”系列学术沙龙第三季“民俗学经典理论与中国应用”系列讲座第十三讲“手工艺在今天意味着什么?——被建构的生活价值”在北师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徐赣丽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袁瑾副教授与谈。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线下课堂参与的同时,腾讯会议同步进行线上分享。

 


图片


    在本场讲座中,徐赣丽教授基于田野调查,回溯了手工艺的意义变迁,探讨了当下传统手工艺复兴热潮所蕴含的生活意义。 


    首先,徐赣丽教授从“手工艺”的概念开始谈起,提到手工艺在当下出现了新的样态和实践,涌现了“手作”“手造”“DIY”等新概念。她指出,传统的手工艺概念指趋向传承的手艺,具有较强的行业与职业特征;而“手作”等新概念则泛指一切手工劳作,具有业余化与多元性特征。

 

图片徐赣丽教授


    接着,徐赣丽教授回溯了手工艺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在农耕时期,手工艺往往与生活相伴随,或满足物质生活需要,或作为风俗的组成部分,其表现形态较为粗糙,具有类型化、模式化特征。到工业社会初期,手工艺一方面仍保留其物用和风俗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开始超越个体化的生产活动,融入资本市场,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撑。而在今天的遗产及后遗产时代,手工艺被纳入非遗框架,指向展览、国礼,是文化符号的构建;以造物为目的的手工艺不再指向物质生活需要,而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基于此,徐赣丽教授引入了对中国手工艺复兴热潮所具有的当代日常生活意义的探讨。


    徐赣丽教授分别介绍了当今手工艺迭代共生的四种样态:1、学院派风格作品;2、技艺精湛的大师们的作品;3、以此为生、批量生产的市场适销品;4、爱好者群体随性而作的手工艺品。她指出,当前非遗、大师、艺术家的介入,手工艺被展览、收藏的社会大环境转变了其曾经带有的乡土、低效的标签,手工艺逐渐成为诗意生活、个性定制、匠心、质朴的象征,大量爱好者群体涌现,手工体验也成为都市人的一种休闲方式,这些都说明手工艺在当下成为了都市市民建构新的生活意义的实践活动。

 

图片


    最后,徐赣丽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当下手工艺所呈现出的多重意味。借用法国学者奥利维耶·阿苏利(Olivier Assouly)对于审美资本主义的论述,她指出,随着城市新中产阶级的崛起,审美或艺术与日常生活逐渐融合,而手工艺成为了其中的重要媒介之一。手工艺品不再意味着乡村和民间,而成为品质生活和文化涵养的代名词,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一种轻奢品。同时,由于手工艺相较于纯艺术更接近日常,更容易影响民众,手工制作也成为大众的美育课堂和业余爱好。最后,徐赣丽教授特别指出手工艺不仅是物质生产资源,更具有精神疗愈作用,身心合一、具有创造意义的手工实践成为都市人反抗异化的良药。总而言之,手工艺已然成为当下人们介入、体悟生活的手段,传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价值。

 

图片

袁瑾副教授


     在与谈讨论环节,袁瑾副教授进一步谈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迁问题,指出相较于传统情境下手工艺作为生计方式的传承模式,当下作为“物”的手工艺被置于一个更复杂的语境和社会结构之中,传承更多发生在审美或文化保护意义的层面,我们正以手工艺来提炼生活的文化的标识,其资源化和符号化的特征越发明显,手工艺的价值正被重构,并依然保持着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基本定义。在当下大众传媒对传统手工艺全新的文化叙事背景下,体验型消费满足了都市人的生活文化需求,弥合了都市群体的文化情绪,做手工将身体与实在物连接起来,使都市人在脱离日常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美感体验,从而开辟了另一个重构生活意义及自我认知的场域。最后,袁瑾副教授就民间性与大众性的区分、传播与传承的关系以及手工艺当代创新的类型化问题与徐赣丽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图片

萧放教授

    最后,萧放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传统手艺与当代手作尽管有不同的特点,但都属于文化的研究,契合民俗学对民众主体的关注。对传统手工艺品的当代研究,实则是用传统反思现代。手工艺为当代人的自我寻找和情绪需要提供了一个途径,这是传统手工艺对现代生活新的价值和意义,值得进一步思考。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