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成西藏脱贫致富新动力

时间:2020-08-26 作者: 赵觉珵来源: 环球时报

      当地员工在制作藏香产品。

      由于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西藏有独具魅力、数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藏戏、格萨尔和藏医药浴法等更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以说,种类繁多的非遗是西藏的一座“富矿”,而西藏人民正在从中开采出“真金白银”,通过对民族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拉动一批围绕非遗的行业和就业。《环球时报》记者近日走进西藏,在现场见识了西藏人民如何打造非遗产品,为当地脱贫致富创造新动力。

      一天只能编20厘米长的“泽帖尔”

      走进位于山南市泽当镇的西藏哗叽服饰有限公司,来访者的目光通常会被充满藏式风格却又款式新颖的衣服、背包等产品所吸引,它们都是由一种名为“泽帖尔”的面料制作的。泽帖尔相传是文成公主将内地纺织工艺融入藏族传统氆氇(藏族人民手工生产的一种羊毛织品)纺织技术产生的纺织产品,以生产技术难度大、面料柔软精细、做工复杂著称,过去只有高僧和贵族才能使用。

      在哗叽服饰公司的车间中,几十位工人手中的梭子在织机上翻飞。精梳、染色、捻线、纺织,每一块泽帖尔的成型都要经过18道工序,几乎全程都由手工完成。哗叽服饰公司总经理、泽帖尔技艺传承人巴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一名熟练工每天只能编织约20厘米长的泽帖尔。采用泽帖尔布料制作的各类藏装、围巾、披肩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公司创造就业岗位105个,人均年收入3.6万元。泽帖尔产业还带动周边地区的羊毛、羊绒生产、销售和羊毛洗涤、分梳、民族服饰缝纫加工等产业。

      藏香制作也是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不少地方希望借助藏香带动就业和居民增收,但这也导致同质化竞争。在大大小小规模不等的藏香制造企业中,位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的利众藏香公司就走在前面,其开发出的“桃花香”打开新市场。利众藏香的负责人燕华是个北京人,因为一次旅游经历爱上林芝,于2013年开始在这里创业成家。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5年,她带领团队研发出名为“桃花香”的藏香产品,受到市场欢迎。从2017年开始,她带领团队陆续推出藏药香丸手机链、景泰蓝搭配藏药香丸的手链等产品。燕华说,现在计划每年都推出一款可以“走量”的新产品。

      利众藏香公司的发展也助力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燕华吸纳村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临时工,并按天发放工资。2017年,公司正式和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无偿教授制香技艺,发放固定工资和提成。2019年公司迁入巴河镇以后,在镇政府支持下,利众藏香开始发展藏红花、薰衣草等特色花卉的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就业。

      从传承危机到打通销路

      面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非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经常会遇到“只能保护,难以发展”的困境。

      巴桑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泽帖尔曾一度濒临失传,他从2008年开始抢救这门技艺,拜访了很多老人,花了近2年才将泽帖尔复制成功。

      《环球时报》记者在泽当镇拜访了88岁的边宗老人,她是巴桑在泽帖尔制作上的老师之一。边宗回忆称,她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是一名农奴,每年都要交乌拉差役(赋税、差役、地租等内容的统称),15岁开始学习如何制作泽帖尔,以此换取青稞糊口。“我一年要上交长度约10米的泽帖尔,而一天才能编出10厘米”,边宗说。1959年西藏迎来民主改革,边宗再也不用交差役,也就不再编织泽帖尔,这门手艺就这样沉寂近50年。当巴桑2008年找到她时,当地能够掌握泽帖尔纺织技艺的只剩下5名老人。

      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塔巴村的陶器也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种由当地出产的“萨干巴红土”和“斯巴白土”混合制造成的陶器,是墨竹工卡传统民族特色手工艺,有着上千年的悠久历史。2006年,塔巴陶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这一制作技艺的西藏老人坚才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年轻人对做陶器没兴趣,我总是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这门手艺”。

      今年5月,经墨竹工卡县、工卡镇相关机构以及南京援藏工作组的共同推动,西藏弥盛塔巴陶瓷有限公司成立。西藏弥盛塔巴陶瓷传承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小龙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公司入驻后,继续从坯体配方、成型工艺、釉料配方到烧成工艺等开展全方位的研究开发。要在保留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装饰技巧,进一步打通礼品、日用品、酒店消费品三大销售渠道。

      专家:把非遗转化成现代品牌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在非遗保护上持续发力,截至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9个进入国家级名录,96名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入选国家级传承人名录。西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保护专项经费从2008年的20万元逐步提高到2019年的1200万元。

      此外,西藏也在以“非遗+扶贫”的思路推进非遗产业化。2019年,西藏首批10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拉萨市尼木县挂牌,涉及藏香、藏纸等领域。目前,西藏自治区已有非遗扶贫就业工坊92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1000多人。

      有专家表示,在保护与传承非遗的过程中,创作主题单调、表现形式单一等问题屡见不鲜。把民族非遗与文化创意有效对接,让传统因素转化成丰富多彩的现代品牌,不但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还能争取社会资源参与到民族非遗的传承与传播中。借由市场化的运作与推广获得的经济收益,可以反哺非遗保护事业,可谓一举两得。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