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运河文脉汇入时代大潮

时间:2022-11-14 作者: 程晓刚来源: 中国文化报

  从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挖下邗沟的第一锹土,到隋炀帝贯通南北大运河……近3200公里的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民族文明基因,为中国的统一与持续发展、中华文明的和谐进步与长期繁荣,以及近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挥了独特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的要求,再次为未来的建设发展明确了方向。作为我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典型标志之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应如何更好地展现文化内涵、讲好中国故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活化利用唤醒其当代价值,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流淌的河水、忙碌的船舶,千年古河所经之处,不仅伴随着旖旎风光,还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形态万千的民风民俗。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在谈及大运河遗产保护时曾说,大运河的保护是综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巨系统,保护的目标就是将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完整地、健康地保护好并融入日常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完善,使其“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入挖掘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活化大运河流淌伴生的文化,弘扬大运河历史凝练的文化。根据这一思路,今年9月,为期3天的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江苏苏州举办,六大主题展览展示吸引了国内72个城市及20余个国家的900余家单位4000多人参展参会。开幕演出民族管弦乐《大运河》以沿线8省市地方特色音乐为题材,融入黄梅戏、河北梆子、山东民歌、浙江婺剧和江苏民歌等传统音乐元素。开幕活动在虎丘和山塘两个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点位开展,通过展示运河城市的文创产品、特色美食、活态非遗等,让市民游客领略运河城市的文化风貌和烟火气息。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大运河沿线文博场馆建设及其开展的各项展陈活动,充分展现了大运河遗存承载的文化元素,吸引人们参与保护利用文化遗产。

  坐落于江苏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去年对外开放,馆内藏有从春秋时期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让参观者经历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在河北沧州市博物馆,“河北大运河文化展”也令观众充分感受到运河文化的魅力。当地已累计发现了27处运河沉船点,为此,沧州市将专门建设一座古船博物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作为大运河沿线8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地也正在建设中。在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由旧工业遗存改建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同样承载着厚重的运河记忆。该馆近10年来承办了杭州市的“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如今已经为7项技艺挖掘和培养了38名核心传承人和100名新匠人。

  数字赋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激发出非遗国潮的市场活力。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2022中国大运河非遗旅游大会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杭州(拱墅主场)系列活动在线上线下交互开展,聚合电商和社交平台,探索“平台+数据”“电商+服务”“直播+带货”等多元模式,为非遗传承人和相关机构搭建信息共享、需求互通、促进合作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助推大运河非遗资源的全民知晓、社会共享、参与体验。2022世界运河城市论坛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数字云平台建设成果正式发布。“知运河”“探运河”“游运河”三大板块,构建了从历史文化资源到旅游服务的全面布局。依托数字云平台建设,大运河沿线文物、文化、生态、产业等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运河文化产业生态圈初步成型。

  让大运河承载的老记忆焕发出时代的新魅力,文艺创作深入人心。大运河山东段包括15处遗产点。依托“运河之都”历史文化资源,近年来山东济宁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行动计划和振兴计划,拥有以端鼓腔、鲁西南鼓吹乐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国家级非遗项目,以夏镇八景故事、微山湖歌谣等为代表的大运河市级非遗项目。为弘扬运河文化,山东各地还创作了现代戏《微山湖》、山东梆子新编历史剧《运河老店》《河都老店》、民俗风情剧《我家就在岸上住》、舞剧《忠义水浒》等文艺作品,把运河人家的故事搬上舞台,开展“文旅+演艺”的跨界尝试。

  不仅如此,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文旅体验方式多种多样,通过与体育休闲、文物考古、现代科技、非遗体验等相融合,丰富文化供给,强化文化转化,让游客有了切身的文化体验和实实在在的精神收获。

  今年,随着京杭大运河百年来实现全线通水、大运河京冀段全线通航,其功能性被进一步激活,各个运河城市在运河两岸形成了生态景观带、文旅资源带等,深厚的历史文脉和繁华的现代文明融合共生,千年遗产今昔持续书写便民利民、宜业宜居的新篇章。(程晓刚)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