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昌布鞋成网红、蜀绣装点冠军服……“非遗”变身国潮

时间:2022-04-19 来源: 《瞭望》

   “直播的、拍抖音的、做节目的都爱来,有时一天要来好几十拨人。”赖淑芳说,“唐昌布鞋坊”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

  据统计,我国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依托非遗资源,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各地农村群众增收新门路,也为非遗项目传承开辟了新的空间

   2018年以来,四川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在全省设立160余家非遗工坊,认定首批50家省级非遗工坊,带动两万余名群众就业,帮助近八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惠小勇 叶含勇 李力可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考察乡村振兴工作,与当地基层干部和村民拉家常、话民生,了解蜀锦、蜀绣、唐昌布鞋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展望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在战旗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4年过去,《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再次走进成都郫都区,当地以“蜀绣”和“唐昌布鞋”为代表的两项国家级非遗已然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葳蕤生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进入新时代,一系列有关非遗保护的生动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动力。

  传统“手艺”变身国潮“非遗”

  “看到我的布鞋,总书记就说他在陕北插队的时候穿过老乡做的布鞋,很舒服透气。我鼓足勇气对总书记说,老百姓很感谢您,我想送您一双布鞋。”赖淑芳回忆道,“总书记说不能送,要拿钱买。”

  在战旗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询问了唐昌布鞋制作技艺传承人赖淑芳手工布鞋的制作方式,并亲手买下了一双手工布鞋。这一情景,如今再次回想,赖淑芳依然很激动,“通过他说这个布鞋,了解这个布鞋,我就觉得总书记很有农村劳动的经历,与手工布鞋很亲近”。

  在传统手工业发展中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接地气的一部分,积淀了一代代劳动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而把非遗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

  据统计,我国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乡村。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依托非遗资源,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成为各地农村群众增收新门路,也为非遗项目传承开辟了新的空间。

  2018年8月,战旗村自主建设的仿古街“乡村十八坊”开街,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家传统手工作坊集体亮相。赖淑芳的布鞋在醒目的位置占据一席之地,取名“唐昌布鞋坊”。同年,唐昌布鞋制作技艺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战旗村的“唐昌布鞋坊”,“前店后厂”布局不仅满足了游客的消费需求,也方便游客现场观摩布鞋制作。“我们把整个生产线都搬到了这里,现在老店和这里双店同时营业。”赖淑芳介绍,2019年布鞋坊的销量有7000多双,2020年和2021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销量也有4000多双。

  “战旗村接待多少游客,我这儿就接待多少。不管买或不买,大家都爱到此一游。直播的、拍抖音的、做节目的都爱来,有时一天要来好几十拨人。”赖淑芳说,“唐昌布鞋坊”现在成了网红打卡地。

  2008年,郫都区安靖镇(2019年改为街道)完善了蜀绣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建立了蜀绣培训基地。安靖素有“蜀绣之乡”的美誉,早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刺绣规模。“安靖逐步建成了占地50余亩,集蜀绣技能培训、生产研发、文化旅游、市场销售于一体的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蜀绣成为促进城乡女性居家灵活就业的重要方式。”郫都区安靖街道蜀绣办主任杨敏介绍。

  蜀绣又名“川绣”,是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的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其风格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题材绣法丰富程度在四大名绣之中名列前茅。在绣工的巧手下,一根蚕丝可以一分为八,甚至可以在一张绣布两面绣出颜色、针法、图案迥异的两种作品,被称为“三异绣”。

  已成长为四川省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鲁莉是安靖最早接受蜀绣技能培训的绣娘之一。鲁莉曾于1992年高中毕业后短暂学习蜀绣,在安靖本地开始发展蜀绣产业后,她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蜀绣技能免费培训,潜心学习蜀绣技艺,“不仅全面地学习了蜀绣技艺,还通过参加美术、艺术鉴赏等素质培训课,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2011年,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邬学强来到了安靖,并建了自己的大师工作室。鲁莉作为首批高级绣娘培养人才,一年就掌握了蜀绣中最为复杂的全异绣,还通过参加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专业的美术进修课程,学习了绘画、色彩以及构图等美术知识。她和其他几位技术过硬的年轻绣工还被基地抽调成立了安靖镇高级蜀绣工作室,专门制作高精艺术品。

  2019年,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开园,是一个集蜀绣创意中心、蜀绣培训学院、线下体验店和线上营销平台于一体的蜀绣产业创意基地。同时,为破解蜀绣企业曾经难寻销路、无法保证持续下单的发展难题,安靖街道还成立集体企业,与京东云创合作成立公司,共同推动蜀绣文创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我们与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建立起境内和跨境电商销售渠道,目前有8家企业参与,上架蜀绣产品100余种。”杨敏说。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走进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展厅,各类新式蜀绣产品已经出现:为《王者荣耀》比赛冠军定制的蜀绣冠军服、现代简约设计的蜀绣摆件……各式新式蜀绣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据统计,安靖蜀绣企业的年产值已有数千万元,在成都蜀绣产业中的占比约七成。

  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18年以来,四川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依托传统工艺项目在全省设立160余家非遗工坊,认定首批50家省级非遗工坊,带动两万余名群众就业,帮助近八千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2020年4月17日,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赖淑芳整理摆放制作完成的布鞋鞋底 王曦摄/本刊

  几番浮沉仍坚韧 扎根乡土续传承

  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让我国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时代展现其魅力和风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凝聚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带着一代代人的回忆与乡愁。薪火相传从来不易,代代守护更需耐得住寂寞,才能让坚守的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慢慢发轫。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蜀绣便作为高档工艺品成为成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当时每月厂里创汇折合人民币300多万,绣工一个月能挣1000块钱。”作为成都蜀绣厂的老员工,邬学强16岁进厂,师从新中国第一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永新。

  但经历了“黄金十年”的辉煌,产品老旧、材料单一、营销滞后、体制落后的国营大厂在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中渐渐衰落。20世纪90年代,邬学强和厂里所有绣工一样回家待岗。

  直到进入新世纪,过去以外销为主的蜀绣在国内也有了一定市场,邬学强和不少蜀绣传承人才再次以个人工作室形式重开绣坊。

  唐昌布鞋也有着相似经历。1958年,赖淑芳出生时,父亲赖学成已是郫都唐昌当地拥有20年制鞋经验的老师傅了。1980年,赖淑芳进入原郫县制鞋厂成为一名鞋工。

  打布壳、包盖板、托里托面、剪帮、纳底、浸口、捶底、楦鞋、砂边、剪边……一双成品布鞋总计需要完成32道大工序100余道小工艺,每个环节都要紧密衔接。

  “就拿砂边来说,相较于北方包边布鞋,毛边布鞋恰恰是川西布鞋的特点,鞋烘干后要在特制的砂轮上砂边,避免鞋子穿着掉线,要反复地砂、反复地剪、反复地刷,前后总计6次才能完工。鞋底的材料都裸露在外,顾客一眼就能看到,穿上也特别舒服。”赖淑芳说,“这也导致手工布鞋生产成本高,难与工业化的产品竞争。”

  但在赖淑芳心中,布鞋不只是生意,也是从父辈手里传下来的手艺。“当时闲在家里的那一年多,赶场的时候,遇到熟人就会有人问‘赖大姐,还在做鞋子吗,现在到哪儿买布鞋哦’。”在众多老顾客的支持下,赖淑芳和娘家姐妹,以及厂里的师哥、师姐们一起重操旧业,几个人开起了一家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布鞋的工坊。

  “当时的生产‘车间’就在我家里,师哥、师姐们在家做鞋,逢赶场天我们就用板车把鞋子拉到市场去卖。另外,成都人民南路有个姓廖的老板还在坚持卖布鞋,我们也给他供货。把做好的鞋装在布口袋里,赶公交车送到城里,来回都非常辛苦。”

  “到2008年前后师哥师姐年龄也大了,我也有退休工资,就打算不做了。但一些老买主说:赖大姐如果你不做了要提前给我说,我多买几双。”老顾客们对布鞋质朴的感情感动了赖淑芳,她打定主意要将布鞋制作坚持下去。

  大学毕业、在国企上班的儿子艾鹏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母亲的决定。此前,赖淑芳的作坊产量一直维持在每年1000多双,艾鹏回到布鞋店,帮助母亲通过优化制作流程、加强创意设计、产品重新分级等手段,将产量提升到了每年4000双以上。

  培养“手”创新“艺”

  这里吸引着更多年轻人

  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就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在四川,通过实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全省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3项、省级611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7人、省级764人。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正走进农村,走进非遗工坊,学习非遗技艺。在赖淑芳、邬学强、鲁莉们看来,自己的手艺不仅要毫无保留地传承给下一代,更希望有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年轻人,能够参与进来,帮助非遗走向市场。

  2021年,“郫都手工制鞋技艺”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布鞋品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经年逾古稀的赖淑芳依然坚守在制作一线,手把手地教徒弟们熟练掌握每一道工序和工艺。

  “除了纳底用机器以外,浸泡、剪裁、托里托面……32道工序100多道工艺都要靠人手工做。”赖淑芳告诉记者,小小的布鞋能成为“非遗”并不简单,因为发计件工资,收入和技术熟练程度直接挂钩,新人的收入并不太高。为了培养传承人,她选择给他们补贴,让新手带薪学习,“只有这样,让他们能够坚持一道一道工序学下来,才能掌握整个技艺”。

  培养“手”更需创新“艺”。赖淑芳告诉记者,他们将鞋面设计引入蜀绣、棕编等元素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手工布鞋。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进入到“非遗”行业中,让包括唐昌布鞋在内的“非遗”产品能够借助市场化运营呈现更多发展路径。

  作为同样需要大量时间累积的传统技艺,尽管产业正在逐渐做大,蜀绣也面临着未来传承与创新的突破。“学员刚出来收入低,年轻人很难熬过从事蜀绣工作的最初几年。还有,我们的产品还是传统图案太多,要想办法吸引更多大专院校的年轻人进来,解决市场营销和设计落后的问题。”邬学强坦言。

  “近年来,我们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合作,培养能够参与创意化设计和市场化营销的新人。”杨敏说。

  在安靖蜀绣文化创意公园的蜀绣学院中,这样一场关于蜀绣传承的可喜变革正在发生。记者来到这里时,23岁的秦寅君和十多位蜀绣班的同学正迎来开学第一课。

  秦寅君大学毕业后本在广东工作,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她回到了成都想找一份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工作,看到蜀绣学院有免费的培训课程,她“想也没想”就报了名,“每天都要上课,老师也很严格,感觉在这里能够系统学到蜀绣的知识,结业后可以从事相关工作。”

  “不能一边多一边少,下午就要学习绣法了,大家一定要尽快学会上绷。”针法教师吴小红在教室中不停地查看着每位学员的学习进度,“过去培养一位绣工至少要3年,现在通过集中培训,我们用3个月的时间,达到了比过去3年更好的效果。”

  吴小红是安靖街道高桥村村民,5年前,她加入了蜀绣学院在蜀绣培训班当老师,“现在不仅在家门口有了工作,还能为蜀绣传承贡献力量。”吴小红自创了一套蜀绣针法教材,把常见的针法操作步骤与相应图案结合在一起印在白布上,既是教材也是练习本,如今已经成为所有学员使用的标准教材。

  “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继承和发展这一传统技艺,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吴小红说。自2009年建立以来,基地已培训学员7000多人,其中2000多人在经过培训后从事了蜀绣相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情结,体现了人民领袖与普通劳动者的心心相印,让我们坚定要用心、用情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其丰富内涵,使之绽放出更加迷人的时代光彩。”杨敏说。

手艺资讯 更多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