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艺网 中国手艺网
登录 / 注册
关注:
微信
微信二维码

中国手艺网

官方微信公众号

微博
微博

中国手艺网官方微博

抖音
抖音

中国手艺网官方抖音

小红书
小红书1

中国手艺网

小红书2

中传文创

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 手艺人物
  • 讲艺课堂
登录 | 注册
  • 地方站
    中国手艺网 广西站 安徽站 广东站 贵州站 山东站
  • 首页
  • 新闻资讯
    • 手艺资讯
    • 公司新闻
    • 政策指引
  • 手艺人物
  • 讲艺课堂
  • 项目名录
  • 手艺网商城
    • 生活美学
    • 节日礼品
    • 书房字画
    • 时尚配饰
    • 雕刻塑造
    • 中华美食
    • 珠宝玉器
    • 民间手作
  • 专题活动
  • 2025大阪世博会
  • 何尊
  • 在线留言

手艺资讯

手艺资讯
公司新闻
政策指引
扫码咨询背景图
扫码咨询
联系我们背景图
联系我们

​主动做好“非遗+”大文章

发布时间:2025-01-09 浏览:1854 作者:谭志红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广东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动做好“非遗+”大文章

2024年12月4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评审现场,中国代表团向前来祝贺春节申遗成功的代表赠送了印有“金榜题名”年画的礼物。这幅年画的创作者便是佛山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钟萍。这不仅是刘钟萍和佛山木版年画在国际上的一次重要亮相,也是佛山非遗面向全球的一次传播。

近年来,在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开始尝试跨界融合,创作更适应当代人需求的非遗文创作品。佛山彩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宏宇融合彩灯和醒狮两项国家级非遗创作了醒狮彩灯,还推出了龙舟彩灯、太空兔灯笼制作等非遗体验项目,深受年轻人喜爱。“传统手艺要跟上时代,吸引年轻人主动了解,还要积极接纳新的创意和技法,为非遗带来新的生命力。”黄宏宇说。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动做好“非遗+”文章,推动传统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比如,将非遗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剪纸、陶塑等传统项目元素亮相地铁站、公园等公共空间;将佛山舞狮及狮头扎作技艺、佛山武术植入人气手游《王者荣耀》等。当地还推动非遗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使香云纱染整技艺、石湾玉冰烧酒酿制技艺、海天酱油酿造技艺等得到优化提升;与现代产品相结合,带动石湾陶艺家为石湾玉冰烧、佛山灯饰设计制作造型,佛山剪纸非遗传承人为企业设计产品包装与主题礼品,激发市场潜力;引导传承人对接年轻人审美需求,如改良佛山铜凿剪纸工艺装饰文房用具,将金箔锻造技艺与佛山木雕、彩灯、剪纸相结合,开发工艺精品,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2024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佛山8项非遗亮相在韩国京畿道举办的非遗盛典活动,成为佛山非遗“出海”、向世界讲述中国非遗故事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醒狮、武术等非遗项目编排故事性强、有人气、接地气的节目,赴澳大利亚、沙特等国开展文化交流,提升了佛山文化的海外影响力。2020年至2022年,连续3年承办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物以载道——中国非遗数字展”,用“科技+非遗”的方式展示中外优秀特色非遗及文创产品。已连续举办5届“遇见·非遗——佛山非遗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共有来自23个国家的驻穗领馆人员到佛山感受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技艺,塑造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佛山城市形象。

佛山还将非遗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广东省率先出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重点资助木版年画、木雕、龙舟说唱等濒危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至2024年共安排扶持资金逾2000万元。佛山秋色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何信说,之前的工作室很简陋,教学效果不理想,得益于佛山市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展示提升工程,他的工作室如今大变样,每逢寒暑假,都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参观体验。

禅城区成立非遗剧团、研发非遗课题、开发校本课程,把陶艺、剪纸、粤剧等传统非遗的传承活动贯穿于教育教学环节中;三水区在小学成立少儿粤曲培训基地、少儿戏曲培训基地等,开展辅导培训;高明区举办非遗技艺进校园系列活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送进中小学校……此外,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开展“小手拉大手·大城小工匠”秋色赛会、“乐享中国节”、非遗DIY等非遗进校园和青少年非遗体验活动,近年来受益青少年超10万人次。

佛山非遗出圈、出新、出彩的背后,是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扎实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佛山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社会公众参与保护传承非遗的意识与积极性不断增强。近日,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目前,佛山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15个、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2人。佛山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教授、广东省非遗研究基地主任谢中元表示,佛山各界对非遗价值的认知越来越清晰,佛山的非遗保护方式不断迭代升级,推动佛山非遗以新产品、新服务逐渐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fcdcb150-cdd3-11ef-a60f-ef616d4058e0.jpg

“笑傲岭南”广东省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供图


上一篇: ​“守”的是技艺 “新”的是内容
下一篇: ​向生活 向人民 向未来
友情链接: 文化和旅游部官网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官网 中国文化传媒网 中国文化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合作热线:

010-65055636

公司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新文化街56号
官方微信二维码
官方微信
官方小红书二维码
官方小红书
Copyright © 2025 - 京ICP备13037645号-1,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11010802016123 , 中传文创投资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110网络安全图标 安全联盟图标 ICP备案图标
返回顶部